一、企业简介
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风光秀丽的古城扬州,是一个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国客车行业少数几家上市公司之一。公司具备年产各类客车10000辆、客车底盘10000辆、客车座椅30万座的生产能力。公司成立以来已经向社会提供各类客车40000余辆,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0余亿元,历年的产销量、销售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位于全国客车行业前列。
二、企业所属行业特点:
24小时在线服务:在订单和服务方面,整车厂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客户选车配置以及在线订单方式,和客户之间建立个性化的交易沟通平台。厂家和客户建立实施的网络服务、投诉和24小时维修响应机制。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在产品设计方面,大力吸引客户到车辆的设计、开发中来,和客户共同参与设计和产品体验,提升客车乘坐、驾驶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为此,优秀的车辆生产厂家建立完整的产品设计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并在整个车辆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上引进SPC以及FMEA缺陷分析机制。
精益生产:客车生产企业,充分学习轿车领域的精益制造的经验,在现场管理、生产配料等领域进行精益化生产。
VMI和第三方物流:采取第三方物流和VMI的采购方式,并和供应商之间建立基于网络的信息协同,通过小批量,快速送货的方式减少供应链成本。
三、企业管理难题:
客车整车经过底盘、六大件、焊装、涂装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前,国内客车企业的主体市场集中在内销,竞争力依然体现在工装设计、外形、内饰等方面,因而行业竞争将非常激烈。
订单选配和频繁变更:产品属于按单定制产品,产品基型一旦形成,需要大量的客户化的选配和定型化工作。客户的订单变更频繁。
供应商协同弱:整车厂主要以装配为主,原配件采购协同能力不如轿车行业紧密性高,客观上导致行业竞争力不强。
产业链竞争压力:在国外资本在客车领域占据绝对优势之后,已经在变速器、发动机等领域进一步资本布局,使得国内客车产业链上的企业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
销售管理难:客户多分布在各省地市的交通管理部门,以及运输公司、公交公司、中短途客运承运公司等,渠道深度不深,自营分销兼而有之。
库存资金占用多:企业要按车辆配型配套供给,每张订单车型不同、部件配套也各不相同,选配方案多达上千种,很难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库存长期积压,大量占用资金。
设计与生产同步: 客户订单经常变化,对交期要求严格,要求企业的设计与生产保持高度同步。
四、关键应用
合同驱动的业务流程:每一份客户的合同都会第一时间进入到U8+系统中。订单中心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合同展开,包括依据合同下达销售订单,依据合同的约定定义车型配置、设计规格、技术参数、客户信用、交货时间等。通过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以前沟通协调困难,提升了订单中心面向客户和内部的工作效率。
客户订单的灵活选配:客车产品属于典型的按单定制、按单选配。亚星在用友U8+标准产品基础上基于UAP平台开发了车辆配置应用,满足了客户订单的灵活选配要求。在系统中预配置了每一种车型的标配,在下达客户订单时,准确记录客户的选配要求。车辆配置系统和合同管理、销售订单管理全面集成,实现了业务流程的顺畅处理。
订单的全周期跟踪:全面跟踪订单的价格、信用、执行进程、开票回款,在手工状态下几乎是不可完成的工作。通过U8+实现订单预警与执行状况分析,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多张销售订单,快速查询销售订单的各种执行状态(生产、入库、出库、开票等),及时发现异常点(延期发货、延期收款等),以便及时解决。订单相关信息传递更加快捷与准确,便于各个业务部门的考核,同时建立相关奖惩措施,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为提高产品的质量、缩短产品的交期建立了一个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按单配料,提高效率:库存管理的所有业务都“有据可依”,依据生产订单配料出库,依据采购订单办理入库,依据小料单规范各项用料出库,杜绝浪费;同时所有单据都转为“依据生单”,以来源单据销售订单、采购订单、生产订单为依据自动生成库存出入库业务单据,大幅提高库存单据处理速度、降低了出错概率、真正的将库管人员精力释放,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精细化的管理打下了基础,大幅提高了基础管理水平。改善了因物料品种繁多,库存管理工作繁重,而不能提供准确数据的状况。
全面查询,动态分析:U8+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快速、准确的库存信息查询,动态分析数据。在用友U8+中,所有库存业务都可以实现溯源管理:报表一键联查到业务单据,业务单据一键联查到关联依据,库存数据透明化、信息共享高效化、查询检索便捷化,大大提升了工作质量;其次,快速、准确出具各类报表,帮助库存管理人员进行超储、安全库存分析,缺件、齐套分析,积压、有效期分析,动态库存展望分析、再订货点管理等等,协助管理人员去充分挖掘企业库存的潜力,充分利用、减少浪费,库存结构更加合理。提升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从而提高了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信息化应用部署
六、信息化关键应用效果
亚星客车的ERP项目经过二年多的应用表明,项目取得了重要成效,已经成为亚星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带来的主要效益如下:
2套编码体系变为1套。原来按照图号编码可能存在一物多码的现象,现在为整车部件分层的编码体系。统一了物料编码沟通语言,提高了物料管理的准确性,同时也为信息化成功上线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订单管理平台的应用,原有传递、审批、变更需要2-3天,缩减为1天,实现了实时共享。
基于标准配置的客户订单选配准确性由90%提高到98%以上,特别是在客户配置发生变化以后,能够第一时间反馈到技术中心、计划、生产、采购各部门。
库存资金的周转天数由28天缩短到22天
订单交期由45天缩短到35天,有效降低交期延误,即使出现延误也能事先预测并分析延误原因,从而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由于与PDM的集成,配置信息的有效共享,排程时间从2-3天缩短为1天,更快响应客户需求的变动和应对意外。
采购部门将管理的重心由价格的审批、制定转移到原材料价格趋势的预测分析上来,为全年降低近1000万的采购成本。
七、客户证言
如果把企业的数据比作水,那么水清了;如果把企业管理流程比作水流,那么水流规则了;如果把工作效率比作流速,那么水流更顺畅了!
——亚星客车副总经理 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