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龙电子:优化细节、提升管理2015年06月28日

一、企业简介

重庆市灵龙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龙电子)成立于2003年10月,是一家集微型电机系列产品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公司主要生产φ3.2 、φ4、φ6、φ10、φ12系列微型电机,年生产能力达7千万只以上。
公司立足国内,面向全球,并已具备自营进出口权,营销网络已具规模,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已与多家手机制造商,如索爱、联想、高通、东方通信、七喜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公司在2006年度被重庆市授予“高新技术产品(微电机)出口基地企业”称号,成为重庆市52家出口基地企业之一。

二、企业所属行业特点

微特电机行业是综合了电机、微电子、电力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新材料等多门学科的高新技术行业,微特电机行业是我国电子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微电机产量目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我国多年来由于重视制造技术提高与改造,特别是引进了先进技术和设备,微特电机行业目前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的特点。

以无刷化、微型化、模块化、永磁化、数字化为未来发展方向的微特电机行业,在行业信息化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

在线订单响应要求快,在订单和服务方面,主要大客户通过宽带互联网进行对供应商的在线订单预测及滚动订单下达的方式,和客户之间建立个性化的交易沟通平台,厂家和客户建立实时的网络服务响应机制,大幅度降低沟通成本,减少了供应链的总成本。

产品生命周期短,在产品设计方面,大力吸引客户到最终产品的设计、开发中来,和客户共同参与设计和产品体验,提升产品各方面的综合品质。为此,优秀的生产厂家建立完整的产品设计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并在整个终端产品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上引入相关的分析机制。

精益生产要求高,生产企业充分学习先进的精益制造经验,在生产现场管理、生产配料等场内物流及场外物流领域进行精益化运作。

VMI和第三方物流,针对不同的物料种类,分别采取第三方物流和VMI的采购方式,和供应商之间建立基于网络的信息协同,通过小批量,快速送货的方式减少供应链成本。

三、企业管理难点

订单要求迅速响应

当前市场为买方市场,客户订货周期短,交期紧张,产品按单定制生产,订单变化多且频繁,对生产安排及物料准备冲击大。

供应商库存

生产企业以组装加工为主,对原材料的质量、准时性要求高,为有效降低采购成本,通常要求供应商提供异地库存,处于行业强势地位企业会获得好的供应商协同,处于弱势地位的企业则不然,同时供应商库存对账、结算问题也逐渐显露。

库存资金占用

为迅速响应市场,企业一般会加大采购力度,通过增加库存物料储备快速响应订单,造成企业很难合理制定采购计划,采购品种及数量等缺乏科学依据,经验主义或随意性较强,造成库存物料积压,大量占用流动资金,影响现金流。

盘点困难、呆滞料多

物料细微,品种繁多,出入库频繁,现场剩余物料盘点非常困难,无法及时掌握实际库存;微特电机产品更新换代快、物料有效期、保质期要求高,导致物料呆滞多、废料多。

产品质量追溯

微特电机行业要求最终产品能进行批次追溯,但记录批次的工作量巨大,且追溯时管理成本过高、责任无法清晰界定,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设计与生产同步

客户订单经常变化且变更频繁,对交期要求严格,要求企业设计与生产保持高度的同步。

成本核算

微特电机体积小,其材料体积更小,保管及领用过程中不易控,材料消耗不易掌握,无法逐个盘点。该行业生产计划以千只为单位进行滚动计划下达,若不对材料进行精细管控,损耗惊人;材料品种多,出入库频繁,按订单或品种进行精细核算难度大。

四、企业关键应用

量化可视的订单评审

典型的接单+预测式生产,品种多,订单数量、批次具备一定规模,工艺制作及物料供应压力都很大。系统上线后,规范了订单评审制度,在订单各环节设定评审控制点,将各点判断要素与系统结合并量化,使产供销信息一体化,规范数据沟通,销售计划有效落实。

有效提高采购到货及时率

灵龙电子原材料品种规格繁多,采购订单多,订单交期控制严格。使用系统以后,通过采购交期预警,将相关信息推送到采购人员的工作处理界面,不但大大减少了相关工作量,而且基本杜绝了出错的情况。

迅速编制生产计划,及时灵活处理紧急订单

U8+系统的物料需求规划根据订单及预测需求,结合库存可用量,分时段模拟企业运营,选择最优版本计算出采购、委外及自制件的需求数量和日期,自动生成相应订单;紧急插单通过SRP(订单需求计划)处理,及时调整生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复杂的计件工资核算变得简单化。

严格按生产订单进行物料调拨,通过倒扣料方式管理生产线库房

通过U8+系统,物料按生产计划结合最小包装数调拨到现场,依据入库产品应消耗数进行领用审核,用调拨数倒扣领用数得出应剩余物料,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日清月结、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五、信息化应用部署

六、信息化应用效果

信息化提升了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1. 库存准确率达到95%以上,并且由于对库存物料的保质期实施更加有效的管理,库存损耗损失减少上百万元。

2. 企业接单交货的周期,由7天降低到3-4天,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3. 成本计算效率大大提高,由原来的2人3天,到1人1天即可完成;原来成本只能核算到产品大类(产品规格型号非常多,手工情况根本无法核算到具体产品),现在可以核算到每个产品,更好的分析产品盈利情况。

4. 每个月各个部门的考核数据统计核对,需要在月末,多个部门,多个人核对5-6天,现在系统中可以实时获取。

5. 由于提高采购交期控制的效率,采购周期由原来的15天左右,提高到10天左右。

6. 信息化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信息化在企业的深入开展,有力地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

7. 信息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员工素质,企业建成了内部协同化管理平台,促进了信息的沟通和共享,消除了各自为政形成的信息孤岛,工作效率、效能大为提高,员工的工作已离不开计算机,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七、客户证言

通过用友U8+的实施,也促进企业对整个运作流程进行重新梳理,优化每一个细节,提升管理水平。U8+系统让企业实现了数据的高度共享,减少了各部门的争执,特别是成本核算功能还让企业改进了本身的操作不足,流程的优化还调动了从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员工的能动性、积极性,使信息化的应用更加深入。

——重庆市灵龙电子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张南平

 


  • 售前咨询
  • 解决方案
  • 技术支持
  • 客服解答
  • 售后服务